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根据学校宗教界人士学历教育直属班教学计划安排,7月17日,山东开放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联合山东省宗教事务联络中心赴长清区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现场教学中心与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开展了“铭记烽火岁月 庚续红色血脉”思政实践教学活动暨宗教界人士学历教育直属班面授教学活动。山东省民族宗教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韩庆新,山东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党委统战部部长王瑛,山东省宗教事务联络中心主任林雁,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晓春,山东省宗教事务联络中心党员干部,成人教育学院全体教职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宗教界人士学历教育直属班学生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活动。
上午,全体人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曾是抗日战争时期鲁西地区重要的革命根据地的大峰山。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现场教学中心。馆内陈列的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生动再现了当年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场景。学生们驻足观看,认真聆听,不时记录下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当年地下党员用来夜间工作的煤油灯、游击队突袭日军据点时缴获的战利品......讲解员深情讲述着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大家在聆听讲解员深情讲述的同时,通过参观历史展陈,深入了解了抗日战争时期大峰山军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
随后,大家参观了峰云观抗日纪念馆。峰云观原为道教场所峰云观,抗日战争时期成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的指挥部和长清县委驻地。纪念馆完整保留指挥部旧址、地下交通站、石刻标语等历史遗迹,陈列锈蚀的大刀、泛黄的《抗战日报》、战士手写信笺等200余件文物,无声诉说着烽火岁月中的家国大义。纪念馆通过实物陈列、图文展板、场景复原等多元形式,生动再现了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历程与鲁西抗战史实,更以珍贵史料凸显宗教界人士的抗日壮举,谱写了全民族抗战的英勇篇章。
下午,全体人员转赴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并参观了展馆。广场中央高耸的纪念碑雕刻了数位革命战士的伟岸形象,右侧静静伫立的59式主战坦克、66式加榴炮与歼-6战机像哨兵一样对革命先辈致以崇高的敬意。馆内,在一幅幅出征路线图、一件件革命战士使用过的物品、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前,学生们久久驻足,追忆那段气壮山河的革命岁月。馆内的一面墙壁上镌刻着两万余名山东籍老战士的名字,记录着他们为民族解放事业建立的丰功伟绩。
王瑛总结道:“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观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与老战士纪念广场是思政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既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希望各位学生能够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革命英烈的优良传统,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立场信念,传承红色基因,用实际行动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宗教健康传承。”
参观结束后,全体人员来到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的报告厅,山东省民族宗教委宗教一处处长江国强同志为学生们作了题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 努力推动各宗教健康传承》的专题授课。江处长从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出发,深入地讲解了党的宗教政策、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生动阐释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要性。江处长的授课得到了各宗教界学生的热烈反响。他们纷纷表示,本次授课使他们深刻理解了宗教工作、宗教健康传承的深刻内涵,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对党的宗教政策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学习,积极引导宗教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立足本职工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本次思政实践教学活动是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的实践路径,也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学形式的重要举措。成人教育学院今后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掘红色教育资源,创新“行走的思政课”等育人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价值引领,为推动学校成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聂英健 初审:许荣宝 终审:高继宽)